央廣網北京3月11日消息(記者欒永勝 鄭楚豫)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今年兩會期間,“綠色低碳”話題一直熱度不減。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在《做客央廣網》訪談中,暢談長三角地區綠色能源供給。張乃文表示,江蘇鹽城是長三角東部沿海地區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富集地,有條件在未來建設“海上綜合能源島”,打造長三角地區綠色能源供給基地。

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接受《做客央廣網》專訪

踐行“雙碳”戰略

推動區域能源消費結構轉型

“我國的能源特征是‘富煤、貧油、少氣、可再生能源豐富’,這一建議提出也是基于國家‘雙碳’戰略。”張乃文表示,從國家到省市各級政策都支持發展綠色能源。自2021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之后,國家各有關部委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均大力倡導和支持東部沿海發展綠色能源。

張乃文指出,特別是長三角地區,自有能源匱乏,是我國一次能源主要輸入地,在區域能源消費結構方面,化石能源約占區域能源消費總量的90%。在推動區域能源消費結構轉型上,江蘇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發展,支持沿海地區打造可再生能源發展示范區。

用好“風”“光”資源

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第一城”

鹽城作為國際濕地,具有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據統計,目前鹽城全市每使用100度電,大約60度來自新能源發電,整體消納水平世界領先。鹽城海上風電并網規模約占全國39%、全球10%,被譽為“海上風電第一城”。

張乃文介紹,東沙島位于鹽城大豐區和東臺市的海域交界處,處于我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風速7~8m/s以上,年有效風速時數超過5000小時,是江蘇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帶,具備發展海上風電理想的地質條件,可大大降低風電場地基工程的建設難度和造價。

據估算,該地帶海域若每臺風機占地面積0.09平方公里,則可裝機40000臺;若采用世界主流機型1500千瓦級風機,可達到600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年發電量1780億度以上。“相當于三峽年發電量的近2倍。”張乃文說。

2022年11月,江蘇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支持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在未來,鹽城也將積極探索“風光火氣氫”一體化發展,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全國光伏發電示范區、長三角綜合能源保供基地。

共享綠色能源

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綠色轉型

“把鹽城打造成為綠色能源供給基地,對整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綠色轉型都有著重大意義。”在張乃文看來,鹽城處于長三角中心區,相對于中西部風光電資源優勢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優勢明顯,可以大大縮短綠色能源供給距離,降低供給成本。“區域一體化綠色轉型能夠助力長三角地區在繼續充當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同時,引領零碳轉型。”

張乃文在訪談中針對這一設想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建議,同時表示,如果建議被采納江蘇悅達集團將積極參與海上綜合能源島投資開發。

“一個是要助力建設長三角海上‘電氫耦合’規模化示范和綠氫基地。”張乃文提出,可以通過建設10吉瓦大規模海上風光電中高壓離網制氫系統,來降低多次逆變造成的電力損耗。同時,50公里左右純氫管網的建設,也可減少建設海底電纜成本,提高能量輸送效率。

“另一方面,還可以打造一個長三角區域‘氫碳耦合’的綠色能源供給體系。”張乃文介紹說,前期可以在臨近陸地海岸化工園區建設“氫碳耦合”示范工程,初步建立長三角地區便捷的綠色液態燃料供給體系。后期隨著各方面的成本優化,將建設液化氫的制備和配套的海上儲運設施,打造長三角地區最大規模的海上可再生能源液化氫供給體系,將綠色能源源源不斷地供給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及能耗較大城市,形成綠色能源供應鏈體系。

編輯:高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