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村莊中,汗水滴下種子發芽

遠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壯

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遠山的回響》

第三季《你好!新村民》

記錄鄉村振興的奮斗故事

譜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這個普普通通的川西農村就像“世外桃源”,讓人自在得不太現實。

入秋,橘樹枝頭鼓出幼果,魚塘里云影徘徊,一幅鄉村美學的寫意畫,就在眼前;村口,石墻上爬滿薔薇,幾個大字嵌在里面歪歪扭扭,但卻極具吸引力——“未來鄉村實驗室”。

鐵牛村的一天開始得很早。最近,村里剛收了荷花,幾位“新村民”正加緊包茶,由于溫度和風都會影響茶的本味,他們5點就開始了。茶會也少不了,茶座是一定要布置的,即興在村路邊采摘的小花,成了最天然的點綴。就著日出,幾杯溫茶下肚,這是真生活。

這樣的時刻太常見了。

可當你見到此景,即將展開文學想象時,又會被另外一個更常見的畫面擊中:戴草帽、騎小電驢,要下地除草的青年,三五成群地結伴兒上山,看起來和當地村民沒什么兩樣。

跨越“6789”四個代際,他們帶著“碩士”“海歸”等標簽,來自北上廣深等20多個城市、不同行業,把投身鄉村當作安居樂業的方式,并在跌跌撞撞中,開啟一場鄉村建設試驗,快5年了。

哪里是家?

此心安處即吾家。

“剛到鐵牛村,就覺得自己是《向往的生活》綜藝里的明星了,托著行李走進了綜藝的開場……”

頭頂“海歸建筑師”光環,滿世界奔波幾十年,一回到農村,施國平發現自己連菜都不認識了。

他成了這里的首批“新村民”。2017年,參與完鄰村鄉建工作的施國平,正在思考著未來鄉村建設方向之際,收到來自20公里外西來鎮政府的邀請:能否過來這邊的鐵牛村看看?

故事,就從這里開始。而這一年,也正是整個中國城鄉建設發展史的分水嶺。

與施國平的對話,在由老村委會改造的丑美生活館里展開。他清瘦,一身素衣,與文藝的室內軟裝相融。最受關注的那棵枯樹,是他帶著“老村民”一起拯救下來的,在這安了家。

館內還有一面“人才墻”,上面有每一位“新村民”的頭像,組成無限循環符號,寓意藏在里面。他們也安了家。

50余位“新村民”都可以說是各自領域的“精英”。按照專業分成了教育公益、文化藝術、生態農業等7個板塊,他們在鐵牛村將自己的專業所長用于鄉村建設。

鐵牛村新老村民“人才墻”(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施國平一家(受訪者 供圖)

和大多數人一樣,施國平從小努力離開鄉村,一路念書去大城市,去深圳,去美國留學生活,回國后努力創業,渴望成功。“留著莫西干頭,覺得自己很酷但其實很無聊。”現在的施國平,短發平穩地貼著額頭,他看著不那么酷了,但他也不覺得無聊了。

他的手,證明了他現在的狀態。

施國平完成了從一個城市建筑師到鄉村規劃師的轉變:從奔走在項目現場、PPT上談兵,到第一次觸摸著土地、石頭和溪流,和農匠一起蓋房子。

他帶著“新村民”們先把村里空置的房子改造成社區中心。幾個年輕建筑師,原本只是從上海過來臨時幫忙,工期結束后果斷選擇留下。理由直接明了:從畫圖到施工,都是自己完成的。

這事兒聽起來很酷,但很難。邁出鄉村生活第一步,絕不是“躺平”,更不是逃避城市的理由。

耗時7年半,施國平也做了一個決定:40年前,父親把他送到大城市、送去美國。40年后,他又把自己的孩子帶回中國、帶回鄉村。

如今,施國平的太太,留美生物學博士趙璟,放棄個人專業,在村內組建社區教育中心。

“原來都跟科學家們聯絡,現在跟音樂界人士溝通,看誰能過來捧場。”“新村民”鄭松梅感慨這種反差。

但這種調整,也是“新村民”必經的一個過程。

“新村民”們一起勞作(受訪者 供圖)

笨拙地融入

僅靠情懷可不夠。施國平要做的,是關于這片土地和當地產業的振興。

“蒲江丑柑”,全國聞名。不過,似乎鐵牛村的丑柑和年輕人只能留其一:越種丑柑,年輕人走得越多。

長滿果樹的地方,曾是大片的馬尾松。40年前,為了提振經濟大量種植丑柑,傳統的種植方式導致土壤等受到損害,“在我小時候,甚至可以把水稻田里的水用來直飲。”從新加坡歸來定居的“老村民”何孝成回憶說。

第一步,先要修復土地。新老村民成立村企聯合體,形成一個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通過整體規劃實現整體建設。

去年起,他們租下9畝柑橘園,挑戰“不打化學農藥,不施化學肥料”的生態種植。

他們自稱“阿柑青年”,學設計的、學金融的,身上“城市精英”的印記逐漸褪去。“小姑娘漂漂亮亮的,腿被咬得都是疤。”施國平覺得,過去他們一直號稱改變世界,但實際連自己做一頓飯都沒有辦法完成,“就像一個人回到本來的、自在的狀態,土地也一樣。”這是施國平的“雄心壯志”。

橘園里的試驗,“老村民”感覺“不現實”:“不可能不打農藥,一群地都沒有下過的人……”

果園與雞舍(受訪者 供圖)

一切都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鐵牛村所在的蒲江縣有近25萬畝柑橘林,占當地農業比重近70%,傳統的種植辦法產量是高了,可價格一年不如一年,過去批發價可以賣到“六七元一斤”,去年僅有“兩元多一斤”。

“你不能一直失敗。一直失敗,別人就會覺得你不行,沒有效仿你的意義。”施國平和“新村民”們有自己的定數,種出沒有“KPI”的果子,也能“種出自己”。

停止使用除草劑后,果樹下的小花小草開始自然生長,他們用酵素混合液助力果子“抗敵”。改變種植方法后的丑柑,口感酸甜平衡,“不是那種甜蜜素堆出來的”。曾是網紅餐廳老板的“新村民”霍萍感觸最深:“只有回到土地,才有可能真正認識到人和食物的關系。”

生活方式的變革也在同步試驗。“不時不食”,小伙伴們輪值做飯,日常最葷的一道菜是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是自己種的,雞蛋是自家產的。為了豐富生物多樣性,他們還動手蓋了一座“雞舍”別墅,屋頂鋪了太陽能板,用于照明,安裝了太陽能音箱,每天放古典樂。施國平說,想看看在放松的環境下,雞的產蛋量能否提升。

去年趕上大年,9畝果園產出了近1.3萬公斤丑柑,雖然畝產只有村民的六成,但價格賣到了20元/公斤以上,且200多項農殘檢測無一超標。

“能不能把酵素配方給我們?”村里大部分農戶都是“60后”,有的連“老人機”都沒有,幾個“老村民”圍住農耕組組長葉科。那天他們手寫了十余份方子,但越寫越開心。

體驗植物染、吃一頓丑柑做的創意料理……如今,一切早已超脫了果園的形態而存在。

他們還把這些丑柑搬到了上海愚園路的百貨公司,和時尚品牌出現在同一個櫥窗里。前年11月,第一屆“丑美生活節”在村里舉辦,村里3634位鄉親來了約3000人。

共建共享

如果把這場試驗比作植物生長周期的話,而今,施國平和“新村民”們,正處于播種期。

“一定不能自己玩自己的。”他覺得,鄉建規劃并非是教“老村民”做事,而是共建,這是鄉村振興的本質。

那么,當地人一定接納嗎?

一開始他們住在山下,早上5點半就出門,門衛周大哥很煩,“彼此不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

后來搞活動請他參加,大家手拉手一起唱歌,覺得還挺有意思。“新村民”做的綠色餅干,也會和大家分享。這里沒有學歷界限,生活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建立信任后,就會變得更加柔軟,也愿意聽我們講了。”施國平說。

這些年,做整村規劃調研,施國平和伙伴們常在村里蹭飯,錢大姐做的涼拌豬耳朵一絕,春茹家農家樂做泥鰍最鮮。

每一個媽媽都有一道拿手菜,為什么不在村里共同運營一家餐廳?

重油重辣的四川人開了一家“蔬食餐廳”,大眾點評當地排名第一。有食客評價說:你可能難以想象,連添加的調味料都是有機的,從田野走到廚房,這樣才叫“好好吃飯”。

鐵牛媽媽餐廳時令菜(受訪者 供圖)

花朵、藤葉、果實,只需簡單烹飪,就構成了整餐的組曲;村里辦喜事的紅紙也成了裝點,上面寫道:感謝辛勤勞動的人。“地里摘的南瓜花炸酥,就能做主菜?”王曉玉一開始不理解,她家在村里第一個辦農家樂,賣的是柴火雞。

2020年,新老村民共同舉辦了一次生活節,一人出一個菜,還引發了一場“內卷”,媽媽們拼命研發,丑柑剛下來就要研發糯米飯,糯米泡一晚上,再放到橘子皮里去蒸。

媽媽們身上有太多美好的部分。從大廠設計師到“新村民”,離開城市的粘顥,對這些樸實的勤勞故事太著迷了。“李嬸對應季菜了如指掌。烹飪結束后,他們也一定第一時間去收拾餐具。”最讓“新村民”們驚訝的是,做飯時媽媽們腳上的小白鞋子永遠都是干凈的,下地干活永遠會換另外一雙鞋子……

今年春節,鐵牛媽媽餐廳還上了電視。主廚媽媽們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蒲江李子柒”。

沒有刺激的味道在食物里,少糖少鹽,這是“新村民”和媽媽們想分享給更多人的飲食觀念。

“印象中出現過三次”,粘顥說,有的游客拎著大酒進去,最后又原封不動拎出來了。“不太好意思喝,氛圍太優雅了,還是好好和家人安安靜靜地吃頓飯。”

投進去的種子不同,結果就不同。種在“新村民”心里的那顆種子,似乎開始發芽了。

周末時,他們還會組織各種活動,例如乒乓球比賽,本來以為“老村民”需要發動,后來才知道蒲江縣乒乓球比賽前三名都在村里,隨便一個人就能把他們打下去。

現在,更多“老村民”主動來問,“下次,你們還辦嗎?”

“新村民”教“老村民”跳健身舞

誰可以成為“新村民”?

村里生活的開銷也不大,沒有健身房,最好的運動,就是去田里耕地。“不熬夜,身體里的結石都沒了。”

剛來時,上下鋪床都是他們自己搭建的,后來政府給予6套人才公寓10年租金50%的支持。“一定要年輕人過來,現在遠遠不夠啊。”施國平說。

沒有招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鐵牛村作為成都公園城市唯一的未來鄉村公園社區,還有300多位來自北上廣深的候鳥“新村民”。最近新加入的,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自牛津留學歸來。

離開北上廣深,不遺憾嗎?

粘顥的女友黃寧寧,不僅為愛情而來,此前作為環保倡導者卻常吃外賣,內心很矛盾。她想回到大自然里,去探討更生態的生活方式,而她更希望的是能把媽媽接過來,在村里一起生活。

“新村民”們之間也有難得的真摯,陳思含利用辦公室的一角給施國平做了個圖片展,記錄他們的點滴。

“人是需要彼此關愛的,不只是做事情。”施國平很感慨,“新村民”間的聯結同樣重要。

可鄉村生活,也未必如外界想象得那樣,很多現實問題同樣存在,等待去解決。

比如,如果身體有恙,需要開車半小時去縣里,更復雜的健康檢查,則要開車去成都。

還有教育,剛轉學到鎮上,施國平的兒子除了英語,幾乎門門功課倒數。不過,兩年后,不僅成績名列前茅,而且“生活變得更能自理,還成為了我們社區樂隊的成員。”他覺得,教育最本質的是認識自己。

這和“新村民”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個道理。

施國平在鐵牛村舊物改造時裝秀上(受訪者 供圖)

施國平也不排斥城市生活。每次從村里回到上海,他都會更新視角,驚訝于城市的發展變化。黃浦江邊新修了兩條綠道,他帶兒子騎車也覺得“巴適得很”。

在他心里,地球就是一個“Village”,“新村民”不是只固定在農村,或者某一個村子。它更多的是一種人與土地、自然連接的方式,把這種心理帶到城市,“誰都可以成為‘新村民’”。

目前,施國平團隊在鄉村陸續孵化了8家機構,有6家公司和2個社會組織,變成了一個系統性開發鄉村文化旅游的平臺,“給大家創造了一系列創業、就業機會”。

終有一天,鐵牛村會完善出一條自己的道路。這樣的模式,復刻到環境條件相類似的地區,是否成為可能?施國平的回答,和記者預想的答案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要得到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還有,要對自然與他人,永遠保持謙遜和敬畏。

初秋里平常的一天,施國平陪著孩子種香草、抓瓢蟲。摸摸肚子里吃進去的一個季節,他覺得,“人真正要投入的,是生活本身。”

總監制:張軍 于鋒

編審:余京津

監制:王薇 趙凈 張巖

策劃:關宇玲 李雪南

記者:王晶

視頻剪輯:鄭平平

視頻拍攝:實習生熊智龍

設計:張慧玲

編輯:李岸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